欢迎光临威廉希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加入收藏| 网站地图
15806350882
威廉希尔电力设备

SCB14干式变压器进水后没电

时间:2025-11-26 10:20:35 点击量:5

  SCB14干式变压器进水后没电的故障排查与修复规范(GB标准+工业实操版)

  SCB14干式变压器进水后断电,核心原因是绝缘受潮击穿、短路保护动作或电气连接失效,需结合其环氧树脂浇注/绕包式绝缘、非晶合金铁心的结构特点,按“安全隔离→故障定位→干燥修复→检测验证→恢复供电”流程处理,严格遵循 GB/T 1094.62011《干式变压器》、GB 501482010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要求,未彻底修复前严禁送电。


  一、紧急安全隔离(首要环节,防触电与故障扩大)

  1. 彻底断电与隔离

  立即断开变压器高低压侧断路器、隔离开关,拉开上级电源开关,悬挂“禁止合闸,正在检修”标识;

  验电确认变压器高低压绕组、引线端子无电压后,在高低压侧分别装设三相短路接地线(接地电阻≤4Ω);

  若进水伴随积水或潮湿环境,穿戴绝缘手套、绝缘鞋,设置隔离围栏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。

  2. 初步环境处理

  清除变压器周围积水(用吸水棉、干砂或排水泵),开启强力除湿机+排风扇(目标:环境相对湿度≤50%),避免水分持续渗入设备内部;

  用干燥抹布擦拭变压器外壳、套管、接线端子表面可见水分,重点擦干引线接头、接地螺栓连接处,禁止用压缩空气直接吹扫绕组(避免粉尘进入绝缘缝隙)。

  二、故障定位(精准查找断电根源)

  1. 外观与结构排查

  (1)绝缘受潮/击穿痕迹

  检查绕组表面:环氧树脂浇注绕组是否有裂纹、鼓包、碳化痕迹(进水后绝缘击穿会出现黑色烧蚀点),绕包式绕组是否有受潮变色、绝缘层脱落;

  套管状态:套管表面是否有爬电痕迹(白色粉末状附着物)、裂纹或破损,套管底座是否积水;

  引线与接头:引线绝缘层是否破损、粘连,接头是否氧化、烧蚀(进水可能导致接头短路或接触不良)。

  (2)保护装置动作核查

  查看低压侧断路器、漏电保护器、温控保护器是否跳闸,记录跳闸类型(过流、短路、漏电、超温);

  若配套继电保护装置,调取故障记录(如短路电流、跳闸时间),判断是否因绕组短路触发保护动作。

  (3)接地与连接检查

  核查铁心单点接地、外壳接地是否可靠,有无松动或进水导致的接地不良;

  用万用表通断档检测高低压绕组是否导通(若某相绕组断路,可能是进水后短路烧断)。

  2. 核心电气检测(定位故障核心)

检测项目 测试方法 故障判断依据
绝缘电阻测试 2500V 兆欧表(高压侧)、500V 兆欧表(低压侧) 高压对低压及地<500MΩ、低压对地<300MΩ,或三相绝缘电阻差异>50%,判定为绝缘受潮 / 击穿
直流电阻测试 四端子法,修正至 75℃ 某相电阻无穷大(断路)或三相不平衡率>5%(高压侧)/>8%(低压侧),判定为绕组 / 接头故障
绝缘导通测试 万用表蜂鸣档 绕组对铁心、外壳导通(蜂鸣),判定为绝缘击穿短路
局部放电测试 脉冲电流法(可选) 放电量>100pC(10kV 级),判定为绝缘内部受潮或存在击穿点

  3. 典型故障定位结论

  绝缘电阻极低+局部放电量大:绕组绝缘受潮击穿(进水渗入绕组内部,导致匝间/相间短路);

  保护装置短路跳闸+绕组导通异常:绕组短路烧蚀;

  接头处绝缘层破损+电阻不平衡:引线接头进水氧化或短路;

  套管裂纹+绝缘电阻偏低:套管进水击穿。

  三、干燥修复(按故障类型针对性处理)

  1. 轻度受潮(绝缘电阻偏低但无击穿,绕组无烧蚀)

  (1)干燥方法:真空干燥法(推荐,避免绝缘损伤)

  设备要求:真空干燥罐(容积≥变压器体积的1.5倍)、真空泵(真空度≤50Pa)、加热装置(控温精度±2℃);

  干燥参数:温度6070℃(F级绝缘)/7080℃(H级绝缘),真空度50100Pa,持续时间2448h;

  过程监测:每4h测量一次绝缘电阻,当绝缘电阻稳定在1000MΩ以上(高压侧),且2h内变化≤5%,视为干燥合格。

  (2)简易干燥法(无真空设备时)

  环境要求:温度4050℃、相对湿度≤40%,通风良好;

  操作:在变压器周围布置红外加热灯(距外壳≥500mm,避免局部过热),持续加热4872h,每6h复测绝缘电阻,达标为止。

  2. 严重受潮/局部击穿(绝缘电阻极低,无明显烧蚀)

  先拆卸套管、引线,用无水乙醇擦拭绕组表面、接头处的污垢和受潮痕迹;

  采用“真空干燥+绝缘修复”:干燥后若局部绝缘破损,用环氧树脂修补剂(与原绕组绝缘材质一致)修复破损处,固化温度60℃,持续12h;

  修复后缠绕绝缘带(Nomex纸或玻璃丝带),包扎层数≥6层,确保绝缘厚度达标(10kV级≥3mm)。

  3. 绕组/接头故障(短路烧蚀、断路)

  绕组短路烧蚀:需返厂维修,更换受损绕组(非晶合金铁心严禁敲击,需专业厂家拆解重装);

  接头故障:拆卸接头,用砂纸打磨接触面(去除氧化层),涂抹导电膏后重新压接(压接压力≥120MPa),包裹绝缘带(耐温≥155℃),做好防水密封;

  套管击穿:更换同型号套管(绝缘等级、爬距与原产品一致),安装时涂抹密封胶,确保密封可靠。

  4. 密封与防护修复

  检查变压器外壳、接线盒的密封件(如橡胶垫圈),若老化、破损,更换耐候、防水密封件;

  对拆卸过的部位(如套管底座、引线出口),打耐候密封胶(硅酮密封胶,耐温≥150℃),防止再次进水。

  四、检测验证(修复后必做,确保安全)

  1. 电气性能全项检测(符合标准方可送电)

检测项目 合格标准(10kV 级 SCB14) 测试方法
绝缘电阻 高压对低压及地≥1000MΩ,低压对地≥500MΩ 2500V/500V 兆欧表,持续 1min
直流电阻 三相不平衡率≤2%(高压)/≤4%(低压),与出厂数据偏差≤1% 四端子法,修正至 75℃
工频耐压试验 高压侧 35kV/1min,低压侧 6kV/1min,无击穿闪络 工频耐压装置
局部放电测试 额定电压下≤50pC 脉冲电流法
空载试验 空载损耗≤设计值的 1.1 倍,空载电流≤2% 功率分析仪
负载试验 负载损耗≤设计值的 1.1 倍,短路阻抗 ±10% 短路法

  2. 外观与结构复核

  绕组表面无裂纹、修补处固化良好,引线布置整齐,绝缘距离达标(10kV级≥125mm);

  密封件安装到位,无松动;外壳、接地系统连接可靠;

  保护装置复位,参数重新校验(如过流定值、跳闸逻辑)。

  五、恢复供电与长期防护

  1. 分步送电流程

  第一步:拆除接地线,空载试运行24h,监测绕组温度(≤60℃)、绝缘电阻无下降、无异常噪音;

  第二步:逐步加载(25%→50%→75%→100%额定负载),每级运行12h,监测电压、电流、温升及保护装置状态;

  第三步:100%负载运行24h无异常,正式恢复供电。

  2. 长期防护升级(避免再次进水)

  (1)安装环境防护

  户外安装:加装防雨罩(玻璃钢材质,距外壳≥300mm,不影响散热),变压器基础加高至≥300mm,周围设置排水沟;

  室内/箱变安装:修补屋顶、墙面渗漏点,加装除湿机(设定相对湿度≤60%),电缆沟设置排水泵,防止雨水倒灌;

  高湿环境:在变压器接线盒、套管底座加装防水密封套,引线接头处缠绕防水绝缘带。

  (2)日常运维防护

  雨季增加巡检频次(每月1次),重点检查绝缘电阻、密封状态、套管清洁度;

  每年进行1次绝缘电阻、局部放电测试,每2年进行1次耐压试验;

  若变压器进水风险较高(如靠近水源、多雨地区),加装在线绝缘监测装置,实时监测绝缘状态。

  六、关键注意事项

  1. 严禁未干燥、未检测合格盲目送电,否则可能导致绕组烧毁、爆炸等严重事故;

  2. 干燥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(F级≤70℃,H级≤80℃),避免高温导致环氧树脂绝缘老化、非晶铁心带材折裂;

  3. 非晶合金铁心严禁敲击、碰撞,修复过程中需轻拿轻放,防止铁心损坏导致铁损激增;

  4. 进水后的绝缘油(若有辅助油箱)需按危废处理,更换新油时需与原型号一致;

  5. 修复后需留存检测数据、干燥记录、故障处理报告,作为后续运维依据。

  通过以上流程,可精准定位SCB14干式变压器进水断电的核心故障,通过科学干燥、修复及防护升级,确保设备恢复安全运行状态。若故障严重(如绕组大面积烧蚀),建议返厂维修或更换同型号变压器,避免维修后留下长期隐患。

上一篇: SCB18变压器能用多少铜
下一篇: 没有了
?
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| 产品展示 | 新闻中心 | 案例展示 | 荣誉资质 | 车间一角 | 代理招商 | 联系我们 |